把第一份计划书交给 DSA Officer, Ms Ong 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计划书上面清楚的写着:
目标 1000 人
地点 UTAR PJ PD011 礼堂
Ms Ong 大略翻了翻没几面的计划书,转过来用很疑惑的眼神看着我。
“你确定你们的目标是 1000 人?”那时候,我们的很正经,用英语交谈。
“对啊。有什么问题啊?”我带点犹豫,但是还是很肯定的用英语回答。
“就……UTAR 的活动通常都是一、两百人,你确定你要搞 1000 人的活动?而且,UTAR PJ 的礼堂好像容不下那么多人。”预料之内,大家必然很怀疑我是不是脑壳坏去。
“我知道 1000 人是有点多,但是我有大概一年的时间准备,因为是没什么问题吧。至于那个礼堂,我记得 Orientation 的时候我们 1000 多个人都挤进去了啊,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好象是这样回答她的。
现在想起来,我当时的口气确实是大了点。
对于她质疑我们是不是能办到 1000 个人,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我就是要办一个很大型的活动,没有人做过的活动,借此让 UTAR 以后能够给人一个“哦,UTAR 也有一个很大型的 Halloween 活动啊!你没听说过吗?”的超级印象。
对,我就是要改变一下别人对 UTAR 的看法。当初马大灯笼节前后,我跟朋友交谈,他们给出的看法就是 UTAR 学生都是上课读书然后回家继续读书、玩游戏的死板读书仔,完全没有任何课外活动可言。
我一时气愤不爽,就加深了我一定要办这个活动的欲望,也成为了后来我不管衍生多少问题还是要继续向前撞的其中一个很大的推动力。
对,我就是不习惯也不喜欢也不爽我读的学校在别人眼中是那么的不好,所以我才要想办法去改变。
而且,我也想要改变一下 UTAR 学生的 “UTAR 的活动顶多 200 人,而且当中有一半是被友情牌打动来捧场的”的古板想法。干,UTAR 只是因为年轻,才没那么好,所以我们就要开始让她变成熟啊!
如果,如果我们这班没什么经验的学生都能够办到那么大型的活动的话,那那些每次办活动的学会岂不是更能办到比我们好?这样的话,或许可以激发有很多人开始在 UTAR 办一些“特别”的活动,改变我朋友那种想法!
所以 1000 人是必须的!
后来证实了我之所以会觉得 UTAR PJ 礼堂能容下 1000 人,是因为 Orientation 的时候我基本都在梦游。
……于是因为场地的限制,加上时间上的极度不足够,我们的人数目标一路降了又降,最后剩下 400 - 500 人。
不用紧!在 UTAR Klang Valley 来说,还是很大型了!
只是话说回头,那 1000 人目标,直到半年多以后,我都还是没有信心能做到。囧rz。当初完全是豁出去的死命冲,完全没有想太多。
办这个活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 我很怀念当年在学记办活动的日子。
所以办这个活动其中一个要达到的目标就是找回当年那种大家留校一起准备活动的感觉,同时也让三个不同分校的童鞋们好好联谊一下 哈哈。
这个目标其实到最后都没有很好的实现,直到活动前一晚才有了那种大家一起筹备的感觉。
至于联谊方面,在上两个星期的庆功宴时候已经证实了因为淑仪的大活跃,包括比较温和的粗口,冷笑话和大笑而宣告成功了。
当然,很高兴通过这个活动认识了很多很好玩的朋友 哈哈哈 特别是一开始本来就想找他加入我们 8 个人的 Ervin!
也因为有些目标没有达成,有些一直想做的事情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做到,导致我有少少的遗憾和不甘心。
所以!第二届的万圣节活动已经落实必然会举办!(如果世界没有像谣言中的末日的话哈哈哈)
Stay Tune!
---终于啰嗦完毕---
p/s:最后两篇写得有点语无伦次,因为写这种感想是我弱的一环。很多的想法在脑中盘旋,但是都不能很好的转化成文字打出来。就是完全想到什么写什么的胡乱拼凑成一块。也不想再多做什么更改,不然越来越乱,就什么也写不出来了。这些,都是我的真实想法。
Friday, December 7, 2012
一年磨一剑(十四)之 感想
我很注重一个团队里的士气,虽然团队里面一开始不一定士气高昂。
所以我尽量都不把那些会影响士气的事情当面说出来,通常都是跟弘凯等 8 个人讨论了以后再想办法自己解决。
比如小组组员之间互相不满,或者是一些可能会严重影响整个活动进程的事情。
为了确保大家不受这些事情的影响,我好几次冒着风险把还没获得明确落实的事情说成我们已经百分之一百的确定了。
比如,Stage Settings 的筹委问过我,某某场地租好了没?其实还没,但是几乎肯定租到,只是还没明确落实。但是我给的答案是肯定的 -- “租好了,你们做罢了。”
无他,我不想要影响大家的进程,不想影响士气。因为那时离活动日期其实没几天罢了。
甚至,就算我觉得我们的活动可能会面对挫折,我也要尽量给筹委们信心。我确实是尽量了。
至于为什么这样觉得,不是对筹委没有信心,而是对外界缺乏一种信任和熟悉感。就,我不知道外界对我们的活动会有什么看法。很新鲜吗?很特别吗?还是……很没吸引力?
好吧,这些都不是重点。
好多事我们没说出来,都尽量想办法暗中悄悄解决。
其实大家的付出,不满,无眠,暗自背后骂其他人,话中有话等等等等,其实我都看在眼里。
好比如,嫣淳是 Programme Flow 的筹委,看到 Sponsor 方面做得不够好,就干脆连那份也一起做。活动越来越靠近,我表面上很淡定,她却越来越着急。这我知道,也很感动。只是我没说。
其实,你们完成自己的本分就好了。该担心的,让我来担心,因为这是我的本分。
景富在活动前几天深夜打电话给我的时候声音跟一个病人没什么两样。虽然是通过电话,却能够想像到他几乎是两眼呆滞的拿着电话说着音量毫无起伏的话。这我知道,却很担心。
办活动的过程必然会产生摩擦。就像弘凯开会说过,越靠近活动,越容易有 Hard Feeling。过程中,一定有人付出比较多,有人比较少。
所有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而后事实证明,所有的付出确实有了完美的回报。
活动开始不久,就有朋友来恭喜我说他听到很多人说这个活动很成功;活动一路走下去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跟我说同样的话;活动结束后,我还收到一位很久没联络的朋友的感谢信息。回家的路途上朋友说从面子书上知道我们的活动很成功!
看吧!多美妙的回报!
整个活动筹办过程,我对所有的筹委都比较“客气”。因为我始终觉得,大家都是我“请”回来办这个活动的。完全没有任何的面试,任何的“最低要求”,有心参与的就加入我们!
真的很感谢大家当初如此落力帮忙找人,如此爽快的答应办这个《一开始完全无法给到任何人一个信心保证》的活动,并且那么完美的办到了!
谢谢!
p/s:上面那些“不满,无眠,暗自背后骂其他人,话中有话”都是我随便想到放进去的,所以不要来问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哈哈哈。
所以我尽量都不把那些会影响士气的事情当面说出来,通常都是跟弘凯等 8 个人讨论了以后再想办法自己解决。
比如小组组员之间互相不满,或者是一些可能会严重影响整个活动进程的事情。
为了确保大家不受这些事情的影响,我好几次冒着风险把还没获得明确落实的事情说成我们已经百分之一百的确定了。
比如,Stage Settings 的筹委问过我,某某场地租好了没?其实还没,但是几乎肯定租到,只是还没明确落实。但是我给的答案是肯定的 -- “租好了,你们做罢了。”
无他,我不想要影响大家的进程,不想影响士气。因为那时离活动日期其实没几天罢了。
甚至,就算我觉得我们的活动可能会面对挫折,我也要尽量给筹委们信心。我确实是尽量了。
至于为什么这样觉得,不是对筹委没有信心,而是对外界缺乏一种信任和熟悉感。就,我不知道外界对我们的活动会有什么看法。很新鲜吗?很特别吗?还是……很没吸引力?
好吧,这些都不是重点。
好多事我们没说出来,都尽量想办法暗中悄悄解决。
其实大家的付出,不满,无眠,暗自背后骂其他人,话中有话等等等等,其实我都看在眼里。
好比如,嫣淳是 Programme Flow 的筹委,看到 Sponsor 方面做得不够好,就干脆连那份也一起做。活动越来越靠近,我表面上很淡定,她却越来越着急。这我知道,也很感动。只是我没说。
其实,你们完成自己的本分就好了。该担心的,让我来担心,因为这是我的本分。
景富在活动前几天深夜打电话给我的时候声音跟一个病人没什么两样。虽然是通过电话,却能够想像到他几乎是两眼呆滞的拿着电话说着音量毫无起伏的话。这我知道,却很担心。
办活动的过程必然会产生摩擦。就像弘凯开会说过,越靠近活动,越容易有 Hard Feeling。过程中,一定有人付出比较多,有人比较少。
所有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而后事实证明,所有的付出确实有了完美的回报。
活动开始不久,就有朋友来恭喜我说他听到很多人说这个活动很成功;活动一路走下去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跟我说同样的话;活动结束后,我还收到一位很久没联络的朋友的感谢信息。回家的路途上朋友说从面子书上知道我们的活动很成功!
看吧!多美妙的回报!
整个活动筹办过程,我对所有的筹委都比较“客气”。因为我始终觉得,大家都是我“请”回来办这个活动的。完全没有任何的面试,任何的“最低要求”,有心参与的就加入我们!
真的很感谢大家当初如此落力帮忙找人,如此爽快的答应办这个《一开始完全无法给到任何人一个信心保证》的活动,并且那么完美的办到了!
谢谢!
p/s:上面那些“不满,无眠,暗自背后骂其他人,话中有话”都是我随便想到放进去的,所以不要来问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哈哈哈。
Subscribe to:
Posts (Atom)